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发展海洋经济,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2020/5/24 17:10:40   来源:经济日报    

  “威海作为海洋大市,为全国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作更大贡献义不容辞,必须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威海大力推动海洋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全国现代化渔业示范区、中国远洋水产品加工与冷链物流基地、中国休闲渔业之都、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19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979.53亿元,增长9.1%,占GDP的33%。

  张海波代表说,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一城三核、科技引领,多区布局、链式贯通,条块联动、全域覆盖”的原则,全域打造国际海洋科技城。科技城北部以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为核心,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东部以威海海洋高技术产业园为核心,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南部以蓝色碳谷为核心,建设海洋新经济先导区。特别是北部板块,核心是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在建的综合性试验场,这个试验场条件非常好,离岸只有2—3公里,有一个长2公里、宽1公里、深70米的海沟,是绝佳的试验场。试验场主要有海上试验、对海观测试验、海洋定标三大功能,建成后将集聚国内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构建具备多种海洋高端装备研发能力的多学科研发平台,打造“研发-测试-孵化-人才供给”完整的链条,成为全国海洋装备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的新引擎。但受项目立项、经费、配套政策等制约,试验场建设进展较慢,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一是科学整体规划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优先建设浅海试验场区,形成由“浅海试验场区、深海试验场区和多个专业试验场区”组成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并在实验室建设、项目和资金分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二是设立国家海上试验场建设专项。试验场建设包括海上大型工程、陆上基建,同时还需配套试验工程船、交通艇等,一般的科研项目无法满足其建设需求,须设立专项,集中投入专门资金进行支持;三是国家还没有浅海领域的科学中心,建议结合试验场建设,组建国家(威海)浅海科学中心,集聚国际国内高水平海洋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放大浅海科学研究效应。

  张海波对记者说,在海洋生态产业化方面,我们正积极探索发展海洋碳汇,已经集聚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唐启升院士工作站、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荣成综合试验站等科研平台,实施了浅海贝藻标准化碳汇扩增养殖模式的构建与示范等研究项目,开展了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的开发。但是,目前我国的碳汇交易多以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林业碳汇的形式出现,海洋碳汇交易尚属于空白。建议:一是加强海洋生态产品的供给。建议国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海洋生态工程、海洋生态物质产品、海洋环境调节服务产品、海洋文化服务产品、海洋碳汇等新型业态的发展。比如,支持地方开展“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修复整治,开展海草床和盐沼修复工程,建设耐盐经济作物种源繁育基地,利用盐碱荒滩种植碱蓬和柽柳等,恢复土壤自然代谢机能,美化滨海景观。比如,发挥海水养殖业特别是藻类、贝类养殖固碳储碳的功能,出台鼓励政策,支持海水立体综合养殖,扩大海洋碳汇量。二是加快建设海洋碳汇标准体系。从国家层面开展技术攻关,建设不同类型的海洋碳汇研发平台,建立海洋碳汇调查评估技术体系,开展贮藏能力提升技术体系研究,制定海洋碳汇计量标准,加速碳汇方法学开发,尽快形成规范的海洋碳汇标准体系。三是推进海洋碳汇交易市场建设。将海洋碳汇交易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与森林、草原碳汇交易等统筹考虑,全面挖掘海洋生态产品价值的市场变现路径,支持地方政府与科研机构、交易平台、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海洋碳交易平台建设和交易试点,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模式。(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编辑:卢伟霞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