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全面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18/6/7 13:48:41   来源:威海新闻网    

  6月6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日前,我市出台《威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规划,到2020年,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供给、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等各类指标,将全部达到或有条件地超过《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得到解决,并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市图书馆新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方案》指出,我市将实施文化基础设施更新升级工程,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为此,全市范围内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时间点,均已在《方案》中得到确认。

  其中,市图书馆新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含非遗展厅)建设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并于今年投入使用;2019年,全市将建设25个24小时自助城市书房,并纳入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利用老建筑建设的8处城市博物馆等公益文化空间,将在今年投入使用;各区市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建筑,将在2020年前全部投入使用;全市各方志馆也将于2020年建成,且每个面积都不低于1000平方米。

  此外,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相应标准要求进行完善提升,配备完备的设施设备,配齐专(兼)职管理人员,做到按时或错时开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开放

  我市还将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根据《方案》,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将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一村一年五场戏(文艺演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数字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也将全面开展。

  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方面,我市将对18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综合文化活动室进行完善升级,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社会力量对特殊文化受众群体开展专项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场所无障碍化建设,完善盲人数字服务平台,务工人员和城市外来人员文化服务也将被纳入本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以市级图书馆、群众艺术馆为中心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为服务点的总分馆服务网络。其中,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应各配备1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图书馆每年下基层开展流动服务次数不低于6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流动展览各15场以上。

  此外,我市还将在市民卡中置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现一张市民卡既能享受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又能进行文化消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

  市民可通过手机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按照规划,我市将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提升工程,建设互联互通的威海智慧文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以威海智慧文化平台为基础,推进威海智慧文化平台二期建设,整合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建设威海文化大数据平台,实现省、市、县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网络对接。届时,市民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享受观看文艺演出、阅览图书、欣赏展览展示、预定场馆、互动点评等公共文化服务。

  在公共文化场馆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方案》指出,我市将推动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馆藏产品数字化,打造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库,并与国家、省数据库有效对接。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将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市群众艺术馆将建设2个、博物馆将建设1个以上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

  与此同时,全市所有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配备数字文化设施,并利用E播宝等数字设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社会化运营

  《方案》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文化团体开展文艺创作、提供公益性演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放宽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文化惠民季等活动,培育和促进我市文化消费,建设文化双创孵化基地,为公共文化创新创业者提供政策、资金、场地等支持。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开展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必须实施文化品牌提升工程,打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此,《方案》提出,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效应,积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城市国际化建设,让全世界优秀文化产品走进威海,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2019年儒学讲堂村(社区)全覆盖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还应特别注重乡村文化振兴工程的实施。根据《方案》,我市将进一步推动“尼山书院联盟”规范建设,今年,我市所有镇(街道)全部建成儒学讲堂,村(社区)儒学讲堂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9年实现儒学讲堂全覆盖。

  在胶东特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今年,我市将实现镇(街道)全部建有历史文化展示场所,村(社区)历史文化展室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有条件的村(社区)全部建成历史文化展室。

  推进“乡村记忆”工程,建设乡村记忆馆,做好传统村落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加强胶东民居海草房保护,引导集中成片区域居民发展文化旅游业。(记者 李林)

编辑:孙晓梦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