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体验胶东花饽饽:开口笑的大饽饽头回见

2017/7/17 10:03:08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威海7月17日讯 (记者 卢伟霞) 简单的一盆面粉,经过和面、发面、揉面、捏型、锅蒸等系列工序,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个开口笑的大饽饽,这是胶东地区特有的民俗产品。近日,中国山东网“Touch山东”活动组带领外国友人Denis和Naeem来到了威海南海新区泽库镇滩西头村,亲手体验胶东花饽饽的制作过程。

  胶东花饽饽源自民间,植根于人民生活,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Touch山东”活动组刚一来到滩西头村王海妍家里,一锅大饽饽就准备出锅了,掀开大铁锅盖,小麦的香气弥漫开来,各式各样的花饽饽也呈现在了外国友人面前,咬上一口,松软的面团夹杂着甜丝丝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也跃跃欲试。

  来自法国的Denis喜上眉梢,他告诉自己,来中国这些年特别喜欢中国的饮食氛围,热腾腾的饭让他感觉到温馨。说罢,他便率先洗了手,戴上围裙,和来自巴基斯坦的Naeem一起,在做大饽饽的案板前站好,等待老师“授课”。

  王海妍先将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大盆搬到了压面机旁,盆里装的便是今天的“主角”——面团,只见她熟练的将面团分成一块块放进压面机里,“现在订单太多了,只靠手工揉面忙不过来,也需要用机器借借力。”

  Denis是一位中国女婿,在家也做过馒头、包过水饺,但是开花的“大饽饽”是他第一次做,“馒头蒸出来就会‘开口笑’,而且这么多造型,味道还这么好,感觉很神奇。”

  大饽饽要做到开口笑,揉面的时候可是有妙招的,王海妍介绍,“揉面的时候要在面团上先切几刀,然后撒点干面粉,再揉起来,这样才能做出‘开口笑’的大饽饽。”说话的功夫,一个个大枣饽饽就在王阿姨的手里成型了。

  Denis和Naeem也分到了一块面团,他们要挑战的是小刺猬,但是这一个小小的面团就把他俩给难住了,Naeem说,“来中国这么多年,只吃过馒头,还是第一次见到生的面团,没想到揉面这么麻烦。”好在,有王海妍的指导,二人的小刺猬才渐渐成了型。

  王海妍说,自己做饽饽做了十几年了,申请的“南海大枣饽饽”已成为文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王海妍的枣饽饽还卖到了韩国、日本、美国、香港、上海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多的时候一天要蒸五六百个饽饽,大铁锅都得蒸二十锅。(摄影 李宝杰)

编辑:胡立荣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